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设在该所的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历经近3年的医-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发出新型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系统及手术导航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临床应用转化研究。
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依然是手术切除,精准、有效的肿瘤切除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新兴的光学分子影像技术为图像引导手术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今年4月9日,途牛公布了2019财年业绩。财务数据显示,途牛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2.8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82%。但该公司亏损6.95亿元,幅度扩大。
国际同行对该成果论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经历10年的基础研究,终于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用于临床,这为它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开启了大门,最终将造福患者。(完)
而随着疫情的到来,为开源节流,途牛CEO于敦德亲自上阵,多次进入直播间,化身主播带货;此外,途牛近期宣布所有高管基本薪资降到原来的40%,团队一起积极应对,克服困难。
临床应用研究发现,该技术可以术中发现其他影像模态难以发现的肝癌微小病灶和转移灶,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的准确性。
近期有网络传闻称某OTA计划裁员90%,市场猜测有较大可能性是途牛,对此途牛方面则否认了裁员的消息。
唁电说,当前,黄冈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黄冈人民向支援黄冈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永远铭记他们无疆大爱!
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等学者进行众多研究,试图在活体上用荧光成像方法“点亮”肿瘤,解决肿瘤标识问题,开启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手术导航领域应用的先河。同时,科学家们持续探索如何将荧光成像技术用于解决临床问题,但一直面临诸多挑战。
据悉,黄冈市将举办张静静同志追思活动。
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在成功研发出新型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系统及手术导航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荧光探针吲哚菁绿(ICG),开展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在人体肝癌成像上的应用,解决了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临床转化的问题。
核酸阳性,说明标本中存在病毒核酸,意味着感染者可能具有传染性。IgM抗体阳性,说明患者处于感染早期;IgG抗体阳性说明感染过新冠病毒,但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如康复者,一般检测IgG抗体阳性,如果间隔24小时的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提示其不具有传染性。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更加灵敏,也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当然无论是抗体检测还是核酸检测,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所以由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进行判断。(记者温竞华)
中国科学家完成的这项重要医工交叉领域研究成果论文,近期已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胡振华研究员,通讯作者为田捷研究员。